現在全台的石虎數量剩不到500隻,又因為適合牠們居住的地方減少的關係,只在苗栗、台中、南投一帶或是動物園裡還能看到他們,而為何要保護石虎呢?還記得台灣以前擁有雲豹、石虎兩種貓科動物,而雲豹滅絕後,重責大任也落在剩下的石虎,除了能平衡生態,還是齧齒類族群可參考的數據;由於石虎只要可以找到食物,哪裡都能生存,也與人類生活的農作區很靠近,許多原因導致石虎成為影響山上生活的人們,但往往自己受益被威脅,理所當然會捍衛自己的角度,但石虎數量減少只跟棲地有關係嗎?其實下面這幾種原因也是不能忽視的原因!

石虎原本在台灣各地都能看到,數量之多,但早期人們會獵捕石虎,拿石虎的皮毛賣錢,加上後來開發的關係,適合石虎居住的地方漸漸減少
石虎會吃老鼠、兔子、魚等小動物,就連務農人家養的雞也常被石虎叼走。對那些雞舍主人來說,石虎是「害獸」,因此他們常會放捕獸夾,或拿老鼠藥來對付石虎。
石虎是夜行性動物,多半在夜間活動。在苗栗、南投山區,如果晚上開車不注意的話,就常常因此撞到晚上出來活動的石虎。
在農家比較多野生貓狗,這些貓貓狗狗常會為了捍衛自己的地盤,咬傷石虎。
這樣看起來,雖然被稱為「亞洲豹貓」好像很厲害,但處在現在的環境中石虎想要好好生存還是有很大的困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