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過了端午節,但台灣粽子的風味實在是讓人意猶未盡,念念不忘啊~♬ 孤陋寡聞的我,北部粽、南部粽、客家粽等就已經讓我分不清楚(我跪下道歉),但沒想到!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,儘管吃掉了他們,還有千千萬萬的粽子!
而除了端午節,你還會在什麼時候吃粽子呢?出國旅行時,你曾經吃過其他國家的「粽子」嗎?
其實不只台灣,很多以米食為主的地區,為了方便攜帶、貯存食物,都會衍生這種把澱粉包進葉子裡的飲食文化。不只是我們的鄰居日本,就連遙遠的拉丁美洲都有粽子!
話不多說,讓我們一睹為快!
▎日本
日本端午節在每年的五月五日,但這天除了端午節之外,也是給日本小男孩過的兒童節。在這天關東地區大多會吃柏餅,關西地區則會吃粽。
同樣是在端午節吃的粽子,日本的粽子跟我們常看到的粽子可不一樣喔!最常見的日本粽在古代時稱為「茅卷」,因為當時是用白茅葉子包成的。但現在做法略有不同,現在是先把粳米跟糯米磨成粉,做成像年糕的樣子後,再用箬葉包成圓錐形拿去蒸。
但除了這種圓錐形的粽之外,日本各地也有不同特色的粽子!像是靜岡縣藤枝市朝比奈村的朝比奈粽、鹿兒島縣的鹼水粽等等。如果恰巧在五月五時到日本旅遊,除了去看飄揚的鯉魚旗,也買一個粽子或柏餅吃看看!
▎泰國
早期華人移民到泰國,也把端午、粽子的文化帶入。現在泰國華僑過「芭掌節」的時候也會吃肉粽跟鹼粽。
雖然作法跟餡料有些不同,但外觀上跟我們熟知的粽子差異不大。不過,除了這兩種因華僑影響才有的粽子之外,泰國原本就有一種叫做ข้าวต้มมัด(音似「考東瑪」)的傳統甜粽喔!
在製作傳統甜粽的時候,要先把泡過水的糯米跟加了糖和鹽的椰奶拌在一起煮。等到椰奶收乾,把芭蕉或芋泥包進處理過的糯米後,再用芭蕉葉包起來就可以拿去蒸了!
因為加了椰奶的關係,甜粽吃起來味道清爽,特別適合炎熱黏膩的夏天!下次去到泰國旅遊,吃過經典的泰國菜後,還可以跟攤販們再買個傳統甜粽當飯後甜點~(小編覺得第一眼很像台灣的肉羹...但一定也很好吃!)
▎印尼
在印尼的粽子分為兩種,一種是印尼華僑吃的粽子,一種是傳統開齋節分送給他人的Ketupat。
印尼華僑做的粽子餡料很豐富、種類又多,大多是牛肉、雞肉、魚肉等肉類。和台灣常見肉粽最大的差別,除了豐富的餡料之外,就是他們不用糯米,改用比較好消化的粳米。
Ketupat雖然只是白飯,沒有包任何餡料,但製作上也很費時,因為Ketupat並不是用竹葉包,而是用椰子葉。
製作時要先去掉椰子葉的葉梗留下嫩葉,接著再用一條條的嫩葉編成一個四方形,才能開始把米裝進去拿去煮。
吃的時候會把Ketupat切成幾塊,配著沙嗲、咖哩一起吃。
下次有機會在開齋節時到印尼旅遊的話,可以觀察看看,說不定你能看到正在製作Ketupat的人家呢!
︳小知識分享 ︳
當地人也會吃一種叫做Ketupat (音似「克圖帕」) 的粽型食物。Ketupat是印尼人在開齋節時會製作並分贈的傳統食物。
在爪哇語裡「kupat」有承認錯誤的意思,因此在像新年一樣的開齋節,分送並食用Ketupat代表反省一年裡的過失再從頭開始,也代表互相勉勵。
▎菲律賓
菲律賓的粽子叫作Suman (音似「酥曼」) ,作法跟泰國的傳統甜粽一樣,只是酥曼沒有包任何餡料,
而且大小比泰國甜粽大。對於Suman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,有的人說是傳自西班牙,有的說是來自印度。
但不管是哪一種,現在Suman都已經變成當地重要的小吃。菲律賓人在過聖誕節時一定會吃Suman,而他們的粽子可以單吃,也可以配著焦糖、椰漿一起吃。
之所以會在聖誕節的時候吃Suman,是因為口感有點黏,所以菲律賓人希望吃了Suman之後,家人們也可以年年相聚,代表緊密不分的關係。就跟我們中秋節會吃月餅是一樣的意思~雖然文化不同,希望家人團圓的心卻是一樣的 ♥
▎拉丁美洲
拉丁美洲雖然以玉米為主食,但普遍都有一種叫Tamale (音似「塔瑪利」) 的粽型食物。
據調查,Tamale起源於西元前8000到5000年,從當時的墨西哥或是瓜地馬拉古文明開始向外傳到整個拉丁美洲。
Tamale的作法是把玉米磨成粉後,加水打成麵糊,再把肉、乳酪、蔬菜等等餡料包進麵糰中,用香蕉葉包裹後蒸熟。以前的人把Tamale作為出外打獵、長途跋涉、軍隊供給的糧食。在節慶或儀式上也會用到Tamale,因為對他們來說玉米是神賜予的重要糧食。
直到現在Tamale也是一種能在攤販或店裡買到的食物,每個地區習慣用的餡料略有不同,但做法大致不變。不過最好吃的Tamale當然還是家裡自己做的!在哥斯大黎加,家人們在聖誕節時還會聚在一起,一同做Tamale吃呢~
▎祕魯
在秘魯靠近亞馬遜叢林的地方,有一種叫Juane的粽子。它通常是用米或是樹薯和米混合,包進雞肉、水煮蛋、橄欖等內餡後,再用香蕉葉包裹起來煮一個多小時。
因為Juana跟約翰(John)的發音相似的關係,當地人常在6月24日施洗約翰節的時候買Juana來吃。這應該是西班牙人到印加,傳教士跟當地人傳教後才有的現象。
有機會去到秘魯的話,也買上一顆Juane做為探索神秘亞馬遜的搭檔吧!
把握身邊資源 想吃各國粽子不一定要出國
除了上面介紹過的之外,還有很多國家有類似粽子的食物喔!如果沒辦法出國又想吃怎麼辦?
別灰心!隨著台灣的新移民朋友增加,有越來越多地方政府會不定期舉辦多國美食展活動!對外國粽子沒有興趣的話,你還能試試排灣族和魯凱族的傳統美食「吉拿富」(cinavu),或是泰雅族和太魯閣族的香蕉飯~
只要多多關注相關活動,不用出國也能品嘗到各有風味的粽子,還能趁這個機會加深與各國、各族的朋友交流,一舉兩得!